中银证券发表题为「中概股回归的N条潜在路径」报告表示,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和美国对中概股的监管日益严格,中概股面临较大的退市压力。这一局势促使大量中概股企业考虑回归中国资本市场。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如注册制和CDR制度,建立了多元化的回归路径,为中概股的回归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不仅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还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重新获得融资机会,并增强市场流动性。
该行指,中概股在中美关系中的角色早已超越单纯的融资工具,逐渐嵌入到两国战略博弈格局中,资本市场也因此成为制度竞争的前沿阵地,中概股被高度「工具化」,成为美方博弈中可攻可守的一张筹码。美方以「审计不透明」、「资讯不对」等名义频频将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利用市场情绪对中资企业施压,以换取在贸易、技术出口等其他谈判议题上的让步空间。中方坚守国家数据主权底线,强调监管边界不可越,而美方则坚持中概股必须全面接受PCAOB审计。这一制度分歧凸显出双方在资本与资讯安全领域的深层制度冲突。审计底稿问题不仅涉及资讯披露的合规性,更被视为中方在核心数据控制权上的红线,而美方则将其视为 「测试中国是否愿意全面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试金石。
相关内容《大行》中金列出南向资金第二季流入及流出最多的个股(基於互联互通十大活跃个股)(表)
中银证券表示, 政策催化中概股回归潮,港股或成首选港湾 。港股二次上市与双重主要上市:许多已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选择通过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回归港股市场。港交所(00388.HK) 0.000 (0.000%) 沽空 $2.06亿; 比率 6.141% 的灵活机制、较低的上市门槛以及「同股不同权」政策,为中概股提供一个便捷且具有吸引力的回归平台。 私有化退市再上市:一些中概股通过私有化退市再通过港股或A股IPO的路径实现回归。这一途径使企业能够摆脱美国监管的压力,且能够借助香港资本市场获得更合理的估值,并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同时,企业通过重组和优化战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就CDR(中国存托凭证)发行,允许企业在不改变其境外治理结构的前提下,通过CDR在A股市场「变相上市」。这一方式适用於科技型企业,能够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融资能力,并增强其国际资源配置能力。CDR制度为中概股提供更灵活的回归方式,同时也为境内资本市场引入更 多创新型企业。
中银证券认为,中资券商的跨境红利。随着中概股回归浪潮的推进,中资券商将受益於跨境投行业务的增长,尤其是那些具备强大跨境能力的中资券商。此类券商通过为回归企业提供资本运作服务,能够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投资者应关注这些券商在跨境业务上的扩展和盈利能力。
相关内容《大行》汇丰研究升中资券商目标价 首选中金(03908.HK)
双重上市与A/H股市场的整合。随着企业在A股与港股市场的双重上市,投资者可以通过跨市场投资策略进行资产配置。此类企业的估值通常具有跨市场溢价,提供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选择。(wl/j)(港股报价延迟最少十五分钟。沽空资料截至 2025-07-30 16:25。)
AASTOCKS新闻